[??] ???? ?? ‘??? ????? ???’ (?????)
山南教育交出“民生答卷”再启新程!看我市教育事业瞩目变化
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启动谋划之年。回首60载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,山南教育事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。山南教育在60年里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?山南教育经历了哪些困难与挑战?我市在课程、师资、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?山南市未来教育事业有怎样的宏伟蓝图?在推进教育现代化、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划?7月28日,市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副局长白江山做客山南融媒演播室,为您讲述……
白江山说,60年的发展,山南教育最大的成就,就是让教育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,成了老百姓获得感最强、幸福感最直接的领域之一。早期最大的困难是基础设施匮乏和教育资源短缺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家里供孩子上学,学费、书本费、生活费,对很多普通家庭,特别是对农牧民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。关键举措打破了困境,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毕业,整整15年,学费、书本费、住宿费全免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15年公费教育”,家长不用再为这些基本费用发愁。更加贴心的还有教育“三包”政策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,山南市推行的大学生资助政策,并且这些标准一直在提高,三包政策已经23次提标,1985年每年每生305元,到目前每年每生平均达到4700元,农牧民子女实现了全覆盖,这实实在在减轻了家庭的负担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心坐在教室里,真正实现了“上学无忧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467所,教学点13个,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工8795人,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62060人。
白江山介绍,在教育成果方面:学前教育实现了乡镇幼儿园全覆盖,义务教育巩固率接近100%,高中教育升学率大幅提升,市三小与湖南长沙一中“联校”模式成效显著。职业教育推行“校企合作”,近期市二职的相关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到云南、福建等相关企业开展调研和校企合作,这样“走出去”的活动,目的就是让学生将学到的技能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。
在师资建设方面:每年通过国家、自治区、市、县、校五级培训,以及以市教育局教研室正高级教师卓玛老师主持的“教育部新时代卓玛名师工作室”作为龙头,建立了1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,让优秀的老师带动更多老师成长。截至目前,全市正高级教师8名,高级教师有1350名,占比22.3%。
在教学条件方面:从过去的“帐篷小学”“马背小学”,到现在各个县、乡、村,都有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校舍,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跟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,目前可以通过“珠峰旗云”平台,老师能直接获取北京、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课程资源,山里的孩子也能跟着城里的名师学知识、开眼界。
在激励机制方面:今年市委、市政府层面先后下发了《山南市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规划(2024-2035年)》以及《山南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激励办法》,基层反映非常强烈,各县(区、市)教育局以及各级各类学校,立足本地实际,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,科学制定班主任津贴、中层干部津贴、课时津贴等具体发放细则,极大调动了基层教师工作积极性,有效激发了中层干部履职尽责的主动性。目前,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师生的奖励已经兑现,让一线教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市委、市政府的关心关怀,真正建立了“多劳多得、优劳优酬”激励机制,实现了“教得好、有奔头”的政策目标。
在资源覆盖方面:全市所有学校宽带“校校通”率从不足10%提升至100%,现在最偏远的教学点,也能通上高速网络,电子白板普及率全区领先,彻底改变了“信息孤岛”的状况。
在远程协作方面:主要是通过教育援藏,现在不仅仅是派老师来支教,更是通过深度的资源共享,让两地的师生经常通过“云端共上一堂课”等方式,一起上课、一起搞活动等,开阔视野,激发学习动力。
在优质均衡方面:我们下大力气提升县域,特别是乡村学校的整体水平,让县城、乡镇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好教育。在扎囊县,我们正在努力打造全区的“优质均衡”样板。
在教师关怀方面:持续提高待遇,让教师“留得住、教得好”。
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:深化校企合作,努力探索和实现“招生即招工、上课即上岗、毕业即就业”目标。
在新征程上,我市将始终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以更加坚定的信念、更加务实的作风,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让山南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,在山南教育重返全区“第一方阵”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全部力量。
编辑:张丽
- 一周新闻排行
- 精彩视频